3月25日,中铁广州局中老铁路项目部将楠暖河站1号特大桥、站场路基DK84+591-DK84+902.9、那科村隧道出口三个重点工地作为标准化工地创建点,以此发挥标准化工地的示范引领作用,推进精品工程建设,展现企业综合实力,树立企业在境外的良好形象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亮点工程。
以“桥”为线 提升工程形象
楠暖河站1号特大桥已成型
楠暖河站1号特大桥位于乌多姆赛省孟赛县,全长519.45米,桥址地区横跨省道1801公路,地势崎岖,地质复杂,安全危险系数高,施工难度大。项目部在现场施工过程中,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施工,精心打造标准化工地。一是施工工序标准化。项目部分工序按照标准化要求合理配置资源,每道工序安排专业的施工班组,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作业标准化交底,确保施工施工过程标准化,保证工程质量。二是生产工厂化。该桥在4#钢筋场进行钢筋集中加工,混凝土由拌合站实行集中生产,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,确保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。三是作业机械化。项目部在楠暖河站1号特大桥上投入了旋挖钻、冲击钻、吊车、挖机、平板车各1台,自卸车2台,实现施工机械化。四是管理信息化。项目部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,接受老中铁路有限公司的指导和领导,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、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,确保工程信息的实时性、完整性和全面性。
楠暖河站1号特大桥桥墩施工
通过上述规范管理,为大桥的标准化施工奠定了基础。
以“路”为要 筑牢施工基础
DK84+610-DK84+650段路基,长40米,基底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;DK84+650-DK84+850段路基,长200米。是楠暖河1号特大桥两端路堤,地形陡峭,地质复杂,左低右高,加上一年长达6个月的雨季,路基填筑施工难度极大,边坡施工安全防护是重点,成为标段典型的路基施工段。
路基施工
如何让典型难点变成典型亮点?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。一是加强地基处理过程、强化施工方法及工艺控制。施工前核查地质资料,先进行工艺试验,取得了工艺参数后,再组织全面铺开。二是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,掌控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、记录。三是路堑施工前期,仔细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,完善地表排水。路堑开挖时加强了测量控制,边坡随开挖随成型,保持边坡平顺,减少超挖、欠挖,同时跟进边坡防护。四是过渡段严格采用设计的填料类型与路基同步施工,保证刚度均匀过渡,使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。五是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,构筑立体监测网络,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、系统的监测,达到了优化设计、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。六是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,按施工方案组织项目施工,保证施工便道平顺整洁,材料机具摆放有序,标识标牌规范详细,网格线整齐划一,确保路基密实平整。
路基边坡
项目部根据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标准化管理要求,认真抓好填筑层厚度控制、抓好压实度控制、抓好路基沉降观测,以“三抓”为抓手,大力推行施工工艺标准化、施工工序标准化、过程控制标准化、环保控制标准化等“四个标准化”,充分运用连续压实系统、沉降观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,不断规范施工流程,严格控制施工过程,大大提高了质量安全管理的科学化、信息化水平。
以“隧”为首 打通攻坚要道
那科村隧道出口
全线重点风险控制工程那科村隧道,全长9296米,是管段内第一长隧。隧道出口隧道地质不良,安全风险高,施工难度大。项目部决定将隧道出口作为亮点进行重点打造,树立隧道施工的典范。
那科村隧道出口2
安全优质建设好那科村隧道,对展现企业形象极为重要,为此项目部决定将此隧道作为标准化创建的重点隧道。在施工中,针对重难点,大力运用新科技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等“四新”技术,采用隧道二衬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技术、软弱围岩台阶法初支快速封闭施工方法、隧道机械化配套作业施工技术等,进一步加快了施工进度,减轻了现场施工组织负担和工人劳动强度,为现场安全质量管控提供了保障。一是施工作业标准化,保证隧道开挖进尺的同时掌子面仰拱、二衬及时跟进,确保安全距离。二是监控量测标准化,技术人员严格按照隧道标准化施工要求加强了隧道监控量测、测点布设、监测频率、统计分析的卡控,促使施工进度有序衔接。三是地质预报标准化,项目按照规定周期严格执行,围岩岩性和倾向、节理发育程度、有无渗水等情况均做到描述详尽之后再进行施工。四是施工作业方案标准化,结合实际工序循环,工区与现场每周以周例会的的形式,根据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分解月度生产任务,说问题,解决问题,预计完成情况等作分析,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,有序施行。
以管理为核心 打造标准化工地
安全培训学习
项目部以项目管理为基础,以打造标准化工地为首段,有力推进了项目施工进展。
项目组织文化建设
项目部结合海外工程特点和管理需要,首先从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上入手,制定了安全质量、过程控制、工期保证、环保控制、成本控制和员工培训等管理体系;从各个方面稳抓制度落实,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各类管理办法;进一步强化现场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,提高了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综合技能;在对各工序风险源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,加强了对员工操作技能、行为准则的培训。2018年项目部共举办安全质量、试验、工程技术、老挝文化等相关培训15次,培训人员1549人次,为安全优质、高效生产提供了保证。在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中,项目部始终将标准化管理落脚点放在现场管理上。围绕“六高八建”磨万铁路精品工程建设目标,细化精品工程实施方案,推行首件评估,做好“样板引路”,将标准化管理落到了实处。一是项目驻地建设标准化。项目部及各工区在选址上严格遵循“管理有效、紧靠现场、节约成本”的原则,因地制宜地选择了生活办公驻地,对所有驻地、房屋做了科学合理布局,并本着经济、适用的原则完善项目部硬件配套设施。二是项目安全质量管理达标化。项目部按照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《境外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办法》要求,明确了各工点建设目标,质量安全为核心,施组管理是主线,把加强安全质量管理达标活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。三是内业管理标准化。我们坚持把内业管理放在标准化管理体系之中,按照施工工艺流程,实行动态管理,并在收集、整理和完善信息的过程中,积极与设计、监理和局指等单位的相关部门、人员联系,弄清内业资料的范围、具体的要求和规定,认真对待每一份资料的填写,为项目后期工作做好准备。特别是在合同管理、物资设备、职业安全健康、施工技术、试验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,并不定期的进行检查,对不达标项督促整改完善。项目部主张工区、部门、个人打破固有思维模式,面对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沟通灵活处理,避免相互推诿、相互依赖。